广漠之野

《经营十二条》前六章

本书作者无需过多介绍,稻盛和夫日本著名企业家,创办两个世界五百强公司。比较传奇的经历是,当年著名的日本航空公司——日本航空负债300亿美金不得不破产重组,成为日本最大的非金融公司破产。稻盛和夫以78岁高龄被邀请出任CEO,只用了3 年时间,就扭亏为盈,还扭转了公司在客户心中形象,然后重新在日本上市,并且创下日本历史上最大IPO。

作者于2022年去世,生前为企业经营写了多本著作,这本《经营十二条》应该是他的最后一本著作。

本书不只是讲怎么讲经营企业,重点在讲为什么要这样经营企业。并且作者自己也经常自我发问,你为什么要经营企业,目的是什么。你创办这个公司,进入这个行业的动机是什么,有时候长达半年的自我审视和诘问。他要获得内心的自洽,所以他的经营有很强的精神追求内含其中。

他给予的答案是,做为人,何为正确?首先要思考人生的追求,人生的价值应该干什么,应该给予自己和他人幸福,他定位于——追求全体从业人员物质和精神的两方面幸福。

他也不反对为了赚钱,为了养家,经营企业,但是他认为那样不但没有趣,甚至无法经营下去,物质不能保证,最终也不能获得精神上的幸福。

他在创业第三年就经历年轻员工集体“反叛”,手持联名状,集体向他交涉。要求每年最低工资增幅,最低奖金等加薪条件,不然就集体辞职。他当年创业的目的还停留在解决温饱问题,“只要加油干,就能吃饱饭”。他认为他在七兄妹排行老二,现在连父母兄弟尚且不能顾及,对于这些非亲非故、进厂不久的员工,为什么连他们的将来我也要保证呢?

这件事让他开始思考,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什么?他的创业是解决自己的温饱,那员工的跟随呢?别人为什么要跟随他创业?他能推己及人,理解并接受了员工的诉求,把企业经营不是定位于圆技术人员梦想,也不是肥经营者一己之私,而是守护员工及其家人现在和将来的生活。这就引申出来他的经营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,明确事业的目的和意义——树立光明正大的,具备大义名分的,崇高的事业目的。

后续的几条理念,是具体的执行过程。

2、设定具体的目标。

3、胸中怀有强烈的愿望。

4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。

5、销售最大化,费用最小化。

6、定价即经营等。

第二条,设定具体的目标有趣。把公司的宏大目标传达给每个人。他刚开始创业时,做精密陶瓷的京瓷还是个小企业,他的工作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每天给公司人传达公司的宏伟目标——让我们的产品供给全日本,不,全世界。员工只有数十人的时候,还是中小微企业,就天天喊着要做日本第一,和世界第一。可想而知,应该受到不少嘲讽。

他把目标分解成年度目标,月度目标,让全体员工都能分配到自身的具体责任。但他反对制定超过一年的具体经营计划,他提出了一些观点来论证,制定超过一年的经营计划的缺点,很有说服力。九层之台,起于垒土。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。心中规划好高台,专注于垒土,九层之台自然会建成。心中规划好合抱之木,专注于毫末成长,合抱之木之木自然会长成。他专注企业规划的宏大目标,到落实到具体执行,他只制定能容易看得见的、可衡量的、可考核的中短期目标。

第三条,他把胸中强烈的愿望渗透至潜意识,达到类似驾驶开车一样的程度,达到不需要思考直接就调用。他的方法是反复体验,反复练习,有点类似孔子的每日三省吾身。

他对这一点有一连串的思考,为什么要这样。他认为日本这个国家人性格软弱,“日本这个国家,包括舆论在内,是一个在面对强大势力时就会示弱的国家”。

他在准备进入通信行业时,曾经花费半年时间,不断逼问自己:“动心善吗?私心无吗?”“成立第二电电这个通信公司,你依依是为了降低国民费用这一目的吗?你不是为了表现自己,以博得众人的喝彩吧?你的动机是善的吗?你真的没有私心吗?”

他严厉追问自己半年之后,自我认定,没有半点私心,是正当且纯粹的。确认这一点后,他方才参与新的事业。基于这一点,所以他不应该持有第二电电通信公司任何股份,只在公司上市之后在市场长购得部分股份。

所以愿望是强烈的,并且正确而又纯粹的话,成功概率大大提高。因为纯粹所以才更强烈。

第四条,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。他对企业经营有深刻的认识。”企业经营就是竞争,当竞争对手比我们更努力时,我们的努力就不凑效,我们难免会失败和衰退“ ”仅仅是——尽了自己的努力,这样的程度,公司不可能发展。要在“血雨腥风”般残酷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,获得成长发展,就必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“。

其中讲到了,努力很辛苦的话题,这里也很有趣。“我后来产生了一种感觉,在热心投入朴实的工作中,我喜欢上了工作”。他在工作中获得了超出物质的情感体验,心流状态,这个是他能努力工作的最重要的原因。“我喜欢工作,并且沉迷其中,我认为正是我迷上了工作,我才能持续努力,一路走到今天”。“喜欢上、迷恋上你现在的工作,一旦你喜欢上,迷恋上了。虽然旁人看你很辛苦,你本人却甘之如饴,一点也没辛苦的感觉”。工作只是赚钱的,这句话得让我们重新审视。人要在工作中获得物质回馈外,最好要有情感甚至精神回馈。

第五条,销售最大化,费用最小化。是他简化财务流程,从最简单的原理来理解企业财务管理。具体细则就是执行阿米巴经营,即是最小单位核算。把团队分成可以互相协作互相监督的小团队,一般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,防止吃大锅饭和公地悲剧。每个小团队独立核算盈亏,员工努力工作更容易及时获得正反馈,当然,不努力工作也会立即获得负反馈。日航的线路独立计算盈亏,有的甚至在第二天就知道昨天小团队大家是盈利了还是亏损了,并且具体盈利多少,亏损多少。

京瓷这么多年来,除雷曼经济危机外,每年都有两位数的年利润率。这也有他把财务细则分配给每个人小团队的因素。

第六条,定价即经营。这一章比较有趣,他认定合理的产品定价是客户乐意接受,公司又盈利的交叉点上。他特别反对,成本+利润=定价,这种定价公式。他认为应该尽可能的提高挖掘利润,找出客户愿意付款的最大值。这里就存在争议,有相当部分企业的定价策略是尽可能满足客户,而不是满足公司内部利润。之所以如此,这也和他的经营理念有关,为了全体从业人员的物质和精神幸福。所以他一直是员工第一的,不是客户第一。

并且在满足规格和质量等一切顾客要求的前提下,千方百计的尽可能的降低成本。这里是常见的日本产品的特色,质量可靠,价格合适,性价比突出。

共读完六条,稻盛和夫对企业经营有大量的思考和实践经验。他的讲述给人一个非常好的视角,且能切入内部深入理解企业经营。他提出的经营理念也能引人深思和提供切实的参考。